为知名品牌客户提供礼品包定制服务
股票代码:837115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关于最近刷爆朋友圈的“橙色书包”“标签化”是怎么回事?

日期: 2023-08/27 07:11:27
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是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一个专对于听障儿童的公益项目。

  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缺陷,不能准确感知从远处开来汽车的速度和距离,在交通出行中危险极大;而在中国,0至14岁的听障儿童,总数超过460万,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!在中国听障儿童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!

  2016年3月3日“世界爱耳日”,中国残联、教育部、国家卫计委、民政部、工信部等十五部委共同号召全社会关爱听障儿童。为积极做出响应号召,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面向全社会发起“橙色书包”公益计划。

  “橙色书包”公益计划,旨在为适龄听障儿童捐赠带有特殊标识的橙色书包,引发大众对听障儿童交通安全的关注,保护他们出行安全。

  在项目介绍中,有这样的表述,非常戳心:有这样一个群体,他们对世界有独特的认知,有丰富的色彩表达能力。他们用眼睛记录下所有的阳光和彩虹......他们是听障儿童。

  由于听力缺陷,他们不能准确感知从远处开来汽车的速度和距离,在交通出行中危险极大。

  橙色,是欢快活泼的色彩,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。橙色明视度高,波长达590-610纳米,在环境中非常醒目并较易被发现。在工业安全用色中,橙色代表警示......一个橙色书包,让我们大家一起用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,为听障儿童提供交通安全“护身符”。

  网络走红之后,“橙色书包”在网友及专业儿童权益保护人员群体内,引发质疑。一些观点认为,“被标签化”后,甚至会提高听障儿童受到侵害的几率。对儿童无差别的对待,才是真正的关爱。

  “橙色书包”的初衷非常好,但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,就给这部分儿童贴上了“听力障碍”的标签。只要看到背“橙色书包”,人们就知道这孩子有听力问题,导致他们被特殊看待,带来心理负担,甚至产生心理问题。另外,由于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不够完善,在马路上,难道不是所有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吗?

  “橙色书包”的初衷非常好,但它的出发点是保护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,就给这部分儿童贴上了“听力障碍”的标签。只要看到背“橙色书包”,人们就知道这孩子有听力问题,导致他们被特殊看待,带来心理负担,甚至产生心理问题。另外,由于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不够完善,在马路上,难道不是所有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吗?

  “橙色书包”的活动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大城市或许比较受用,但在农村,这样扩大听障儿童的身份辨识,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缺陷,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,将加大这部分儿童受到侵犯、拐卖等伤害的可能。

  “橙色书包”的活动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大城市或许比较受用,但在农村,这样扩大听障儿童的身份辨识,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缺陷,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,将加大这部分儿童受到侵犯、拐卖等伤害的可能。

  北京语聆听障儿童家长服务中心主任洪浩猛更是实名在微博上斥责“橙色书包”为“2017年最不贴人气、最愚蠢的创意”:

  他认为,改变社会对听障孩子“弱”的观念,让孩子脱离特殊,是听障儿童家长一直努力的方向,这样才可以给孩子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。但这样“愚蠢的公益活动”能摧毁他们多年的用功,使孩子们在被照顾、被可怜中成长。

  他认为,改变社会对听障孩子“弱”的观念,让孩子脱离特殊,是听障儿童家长一直努力的方向,这样才可以给孩子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。但这样“愚蠢的公益活动”能摧毁他们多年的用功,使孩子们在被照顾、被可怜中成长。

  “儿童友好”的观念不应只存于残疾儿童群体,听障儿童不该被区别对待。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,因此在马路上,所有的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。

  另外,残障儿童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识,这样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活动还应倾听残障儿童的声音,明白他们过马路时怕什么,如何让世界对他们更友好,才是不违背儿童应有的权益。

  “儿童友好”的观念不应只存于残疾儿童群体,听障儿童不该被区别对待。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善,因此在马路上,所有的儿童都该被关爱礼让。

  另外,残障儿童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识,这样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活动还应倾听残障儿童的声音,明白他们过马路时怕什么,如何让世界对他们更友好,才是不违背儿童应有的权益。

  吴玉芹是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,同时她还有一个失聪的儿子。接触残疾儿童超过20年,她认为“橙色书包”引发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值得肯定,但“标签化”的问题不可避免。

  “学校和家长会教孩子们基本的交通规则,他们懂‘走斑马线、红灯行、绿灯停’,实际上并不需要司机的特意让行。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包容,而不是过度关怀。”吴玉芹说,她的儿子曾拒绝佩戴显眼的耳背式助听器,希望换个小的、不易被发现的设备。“这说明他内心希望隐藏自己听障的问题。”

  该观点也得到了网友的印证,一名不具名的网上的朋友表示,其作为听障儿童的家长,目标是让孩子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归主流社会,而非感到自己是“弱者”,需要特殊化,甚至被打着听障的标记走在马路上。

  针对有的人觉得听障儿童背橙色书包反而会遭遇歧视的担心,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叶飞说,去除“特殊化”的前提是公众能够去正视听障群体的特殊,在目前的交通环境下,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号召更多的人,来关注这个群体的客观需求,“无视才是最大的歧视”。

  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官网显示,我国每年有25000名中小学生在交通意外中伤亡。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缺陷,在交通出行中危险更大,这也是该项目发起的缘由。